法治网

忻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新闻来源:法治山西网
发布时间:2021-03-25
文章简介:忻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忻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20-04-23 新闻来源:忻州人大网

         忻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20年4月23日在忻州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忻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刘硕才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忻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19年,全市法院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坚强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市政府、市政协及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坚守初心使命,忠诚履职尽责,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全年共受理各类案件34436件,审执结32964件,同比分别上升11.44%和7.48%;中院受理各类案件4808件,审执结4618件,结案率96.05%,均创历史新高。

一、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重点,积极推进平安忻州建设 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打击各类犯罪,切实维护全市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全年共受理各类刑事案件3767件,审结3603件。 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审结涉黑涉恶案件66件411人,朱强、张美军、徐明青等一批“行霸”“村霸”“市霸”被依法严惩,判处5年以上重刑137人,重刑率达33%。坚持“打财断血”,坚决铲除黑恶势力经济基础,判处财产刑标的额3278万余元。坚持“打伞破网”,严惩腐败犯罪,审结山西省监狱管理局原副巡视员高奇滥用职权、受贿等职务犯罪案件84件。坚持深挖彻查、除恶务尽,移送涉黑恶线索14条,接收转督线索29条,全部反馈落实。 严惩严重危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犯罪。严厉打击各类危害政治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活动,依法审结故意杀人、抢劫、涉枪涉爆等犯罪案件237件。积极参与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审结涉毒案件371件。审结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犯罪案件39件,努力维护群众财产权益。 加强人权司法保障。严格落实罪刑法定、证据裁判、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和制度,依法对334名具有从轻、减轻情节被告人适用非监禁刑,对3名被告人宣告无罪。进一步规范减刑案件审理工作,依法办理减刑案件667件。积极稳妥做好特赦实施工作,依法裁定特赦服刑罪犯13人。加强涉未成年人案件审判,落实教育、感化、挽救工作方针,完善社会调查、回访帮教、轻罪犯罪记录封存工作机制,审结未成年人案件10件,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二、以服务大局为己任,忠实履行新时代司法审判职能 坚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司法办案全过程,为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履职尽责。 护航三大攻坚战。依法稳妥审结民间借贷、证券期货、互联网金融等案件2558件,有效化解防范金融风险。积极服务乡村振兴,审结土地承包流转、林权转让等涉农案件187件。认真贯彻市委以脱贫攻坚为统揽的“1661”发展战略,对于涉及扶贫领域贪污受贿、虚报冒领、截留挪用、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腐败问题的案件,加大惩处力度,审结相关案件4件11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司法保护,审结非法采矿、盗伐林木、非法占用农用地等各类破坏生态环境犯罪案件58件,全力守护“绿水青山”。 着力优化营商法治环境。全年共受理商事案件11186件,审结10705件。与市工商联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健全协调联动机制,出台《民营经济领域纠纷诉调对接实施方案》,不断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服务保障平台。依法审结涉及各类经济主体的买卖合同、股权转让、企业改制、物权纠纷等案件589件,促进形成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全力保障经济转型发展。强化破产审判功能,推动完善市场主体救治和退出机制,审理破产清算、重整案件16件,破产衍生诉讼14件,有力保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利进行。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切实提高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审结涉及中国石化、中海油、汾酒、“哈根达斯”等国内外驰名商标侵权纠纷、著作权侵权等案件68件,优化科技创新法治环境。 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完善行政案件集中管辖、异地审理制度,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解决,受理各类行政案件577 件,审结566件。积极倡导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出庭应诉率达100%。健全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机制,组织召开座谈会、庭审观摩等,常态化接受行政机关的咨询,共同建设良好的法治环境。 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认真履行“谁执法谁普法”的责任,开展宪法、扫黑除恶、切实解决执行难、环境保护、非法集资等专题宣传13场次,受教育及咨询群众3000余人,助力文明城市创建。在执法办案中加强以案释法、裁判说理、判后答疑等工作,全年发布典型案例69个。通过法院“两微一网”等媒介及时公开案件开庭信息,方便群众旁听庭审,努力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针对审判中发现的管理漏洞和制度缺陷,发出司法建议28份,获积极回应和良好成效。微电影《勇敢站起来》,在省级政法新媒体平台展播,并同时斩获四个奖项。

三、以司法为民为宗旨,努力满足群众多元司法需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新完善司法便民利民为民举措,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阳光的司法服务。 执行攻坚持续发力。全市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11034件,执结10454件,同比分别上升16.4%、18.5%,实现了执行数量和质量双提升。全力推进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实施执行办案全流程网上办理,实现精准管理到案、到人,通过跟踪筛查、定期考核、通报督办,不断提升办案质效。加大对财产查控、财产处置等重点环节的监督管理,冻结金额达35.25亿元,对执行案款实行“一案一账户”管理,确保当事人合法权益及时兑现。加强信用联合惩戒,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3294例,司法拘留101人,宣判拒执犯罪9案,让违法失德者寸步难行的惩戒格局基本形成。开展超期未结执行案件、涉党政机关未执案件专项清理行动,执行到位金额达101.75亿元。组织“晋法出击•正在执行”全媒体直播活动,召开“惩戒失信,弘扬诚信,促进解决执行难”新闻发布会,发布拒执罪典型案例8个,吸引30余万网民围观评论,生动展示执行攻坚声势,直观体现法律权威。 民生保障及时高效。审结婚姻家庭、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案件4238件。充分运用司法手段促进解决“米袋子”“菜篮子”“药瓶子”安全,审结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86件。全力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针对家庭暴力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3次,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不断提高国家赔偿工作规范化水平,审结赔偿案件24件。开通“绿色通道”,审结劳动争议案件485件。依法减免缓诉讼费135.83万元,为95名当事人提供司法救助140余万元,切实让困难群众感受到司法的温暖。高度重视涉军维权工作,审结涉军案件11件。 司法服务转型升级。全市法院以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两个一站式”建设为着力点,着力打造开放互动、交融共享的集约化诉讼服务体系和专业精准、层次丰富的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大力推进便捷立案,全市法院网上立案126件,自助立案3件,跨域立案53件。与15个部门联合下发规范性文件,对接调解组织75家,纳入调解员208名,诉前调解案件888件,调解成功率75%。依托全省法院涉诉信访管理监督平台,全市法院197件信访案件统一纳入平台实行案件化办理。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法律援助中心,探索引入第三方参与涉诉信访案件化解,建立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工作站,实行每周二、四律师驻法院值班制度,进一步扩大律师代理申诉范围,确保涉诉信访案件实质性化解。 智慧法院提档加速。先后完成“诉讼服务中心信息化、数字审判委员会、全市法院智能审判辅助系统和信息中心视频资源整合及可视化”项目,信息化水平挺进全省法院第一方阵。全面推进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全市法院逐步实现案件立案、审理、执行、归档全流程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全年共生成电子卷宗22038件。深入推进司法公开,在互联网公布生效裁判文书30317篇,文书上网率94.24%。庭审直播6920场,累计观看量953万人次。 审判质效稳步提升。依托智能审判辅助系统,实行案件评查常态化管理,逐月对全市法院审判质量指标、审判效率指标、控制性指标、消减性指标、信息化应用指标等评比通报,促进收结案良性循环。全年审限内结案率95.73%,同比增长2.75个百分点;案件结收比达102.07%;法官人均结案107.73件,同比上升10.66件;案件审理平均时长53.5天,比2018年缩短3.7天。

四、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打造过硬法院队伍 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教育引导干警旗帜鲜明讲政治,永葆政治忠诚,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法治信仰。全年共有7个集体、10名个人受到省级以上表彰奖励,24名从事法院工作满30年的同志荣获“荣誉天平奖章”。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不断强化党建责任和意识形态责任。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做好“结合文章”,推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压实党建主体责任,对4个基层法院开展政治、审务督察,推动全市法院各项工作持续向好。 积极落实改革配套举措。强化审判委员会的把关作用,加强对“四类案件”的监督,促进类案裁判标准统一,法律适用统一。院庭长办案实现常态化。基层法院内设机构改革全部完成。积极开展繁简分流,全市法院一审适用速裁机制审结的案件占一审案件数的70%左右。完善人员分类管理,全市法院补增员额法官52名,招录公务员26名,招录、转聘书记员49名。大力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试行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和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健全轻微刑事案件速裁机制,探索庭后会议制度,确保庭审实质化。 不断提升队伍司法能力。广泛开展案例研讨、庭审观摩、裁判文书点评、实务技能竞赛等活动,让干警在岗位锻炼中增长实际本领。建立民商事员额法官学习交流制度,全年集中学习20余次。选派213人参加省级、国家级培训,自行组织智能辅助办案系统、民商事审判、刑事审判等专项培训11期753人次,不断增强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实际办案能力。两篇论文荣获全国法院系统第三十一届学术讨论会优秀奖,全省首例(北京市朝阳区自然之友环境研究所诉国家电投集团山西铝业有限公司)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入选全省法院“优秀典型案例”。 持续深化纪律作风建设。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自觉接受派驻纪检组监督,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工作职能,经常性开展纪律督查、明察暗访,从严从实抓好机关作风。加强司法廉洁教育和法院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干警不越雷池、不踩红线。认真汲取法院系统违纪违法案件的深刻教训,开展“纪律作风整顿年”活动,集中整治30种不良行为,9名干警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五、以提升司法公信为目标,自觉主动接受全面监督 始终把接受监督作为推动法院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主动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

认真办结人大代表建议意见及其他事项69件,回复率100%。两级法院院长定向、分级联络人大代表37人次,邀请人大代表视察法院、出席会议、旁听庭审、见证执行267人次。建立人大代表名录库,借助信息化手段及时向人大代表发送短信、通报工作、征求意见。认真接受民主监督,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通报法院工作,虚心听取意见建议,主动邀请政协委员视察法院工作、旁听案件审理等,自觉接受监督成为常态。

依法接受检察机关诉讼监督,认真落实重大案件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制度,依法审结检察机关提起的抗诉案件11件,共同维护司法公正。广泛接受社会监督,组织“公众开放日”活动7次。

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深知,全市法院取得的每一点成绩与进步,都离不开党委的坚强领导,离不开人大的有力监督,离不开政府、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全市法院表示衷心的感谢! 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法院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司法能动性不足,服务大局、保障民生和回应社会关切的主动性、实效性需进一步增强。

二是审判质效还有短板,司法质量、效果和公信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是执行工作与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期望仍有差距,制度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工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是司法责任制改革仍需持续推进,一些配套改革措施进展不够快,改革的红利尚未完全释放。五是法院队伍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干警违纪违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全市法院队伍形象和司法公信力等等。对此,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20年,全市法院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找准服务大局的穴位,补齐公正司法的短板,增强司法为民的实效,紧紧围绕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严管队伍,深转作风,狠抓办案,力促改革,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努力为忻州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确保法院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进一步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武装,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导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政治建院,时刻牢记人民法院首先是政治机关,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法院党建的永恒课题,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动权,坚定不移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保持政治清醒,审判执行工作中,坚决克服“机械办案”倾向,努力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高度统一。队伍建设上,始终把纪律作风建设挺在前面,铁血铸魂、铁纪管警、铁案立信,以信仰锻造队伍,以尽责诠释忠诚,以担当履行使命。

二、围绕中心顾大局,积极服务高质量转型发展 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惩治各类刑事犯罪,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要把扫黑除恶作为刑事审判工作的重中之重,瞄准“积案清零”目标,加快办案进程,提高审判质量,确保斗争完胜。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打赢三大攻坚战,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水平司法服务和保障。大力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依法审理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案件,坚决打击捕杀、贩卖野生动物类犯罪,保障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强化风险意识,注重发现审判工作中可能引发重大风险的苗头和隐患,并及时报告、协同处置,避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大力加强知识产权审判,深入推进“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严格落实惩罚性赔偿制度,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强破产审判工作,加强产权司法保护,坚决防止利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坚决禁止超标的查封财产,坚决保护企业家个人合法财产,维护公平竞争、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和环境。

三、践行宗旨保民生,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加强民生司法保障,妥善审理好涉教育、医疗、养老、住房、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领域相关案件,依法严惩各类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以及电信网络诈骗、毒品、校园欺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犯罪,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加强“两个一站式”建设,健全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完善“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的新型办案模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紧盯“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深化综合治理工作格局,共同营造人人守信重诺良好风尚,助力诚信忻州建设。自觉承担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使命,发挥和拓展审判职能,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贡献司法智慧和力量。

四、改革创新重实效,努力实现更高层次公平正义 健全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审判权力运行体系,全面贯彻“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完善审判监督管理机制,强化司法履职保障机制,有效调动干警工作积极性。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紧紧依靠党委领导和人大监督,密切与其他政法机关的沟通、协调,推进落实庭前会议制度、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完善法庭调查程序,落实证人、鉴定人、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等,提升改革效能。加快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成果与审判执行工作深度融合,加大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审判质量效率评估、庭审和文书质量巡查等系统运用,提升工作效能。

五、提质增效促发展,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以全省法院队伍素能、司法质效提升三年工程为抓手,坚决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大力提升广大干警思想政治素能、纪律作风素能。落实以案释法制度,充分运用教育、调解、疏导的方式化解矛盾纠纷,提升为民服务素能。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抓好分类分级培训,完善“菜单式”培训,加强“信息化”教学建设,提高司法业务素能、保障大局素能和科技应用素能。

全面启动“司法质效提升年”活动,充分发挥审判委员会、专业法官会议职能作用,实行院庭长办案常态化,健全审判流程管理机制,推动案件质量评查制度化,推进信息化智能应用,努力实现全市法院主要工作和审判质效迈入全省第一方阵。 各位代表,初心坚如磐石,使命重于泰山。全市法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落实本次大会决议,对标前行、苦干实干,以坚定的信心、坚韧的意志、坚实的行动,不断开创全市法院工作新局面,为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忻州篇章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附: 报告中有关用语说明

1、特赦:是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对已受罪刑宣告的特定犯罪人免除其全部或部分刑罚的制度。

2019年6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发布特赦令,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对部分服刑罪犯予以特赦的决定,对九类服刑罪犯实行特赦。

2、“两个一站式”建设:2019年8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的意见》发布实施,创造性地提出两个“一站式”建设目标,即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就是要参与、推动、规范和保障党委政府领导下的诉源治理;健全诉非程序衔接机制;完善诉调一体对接机制,实行法官、法官助理和调解员一个团队一体办理,做到能调则调、当判则判;完善“分调裁审”机制,加强繁简分流,做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推动建设应用在线调解平台,为当事人提供线上一站式解纷服务。建设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就是要健全立体化诉讼服务渠道,通过大厅、网络、电话、巡回“厅网线巡”为一体的诉讼服务中心,实现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号通办、一次通办;完善集约化诉讼服务机制,实现“一次办好”各类诉讼事务;发挥信息化效能,推动导诉、立案、缴退费、保全、庭审等全部诉讼事务网上办、掌上办,努力实现当事人诉讼“零跑腿”。

3、跨域立案服务:是指依托中国移动微法院,实现全国范围诉讼服务事项跨域远程办理、跨层级联动办理,构建起四级法院一体化诉讼服务体系。移动微法院提供一站式移动电子诉讼服务,具有网上立案、多元调解、网上送达、线上质证、移动庭审、见证执行、司法公开等核心功能,为推进跨域立案诉讼服务提供有效支撑。同时,当事人可酌情选择诉讼服务实体平台进行跨域立案,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可以就近到中基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提交一审民商事、行政和强制执行三类案件起诉申请材料,由该法院作为协作法院,代为核对、接收并向有管辖权的法院发送跨域立案服务申请。管辖法院收到后,及时响应,并向协作法院作出是否符合受理条件的反馈,由协作法院当场送达或告知当事人,构建起“家门口起诉”新模式。

4、 结案率和案件结收比:结案率是指人民法院一年内结案数占全部受理案件数的比重。计算公式:结案率=结案数÷(新收案件数+旧存案件数)×100%。案件结收比是指人民法院一年内结案数占当年新收案件数的比重。计算公式:结收比=结案数÷新收案件数×100%。它所体现的是法院消化积案的能力,结收比超过100%说明审判效率高,未结案件呈减少态势,审判执行工作保持收结案均衡的良性循环状态。

5、“四类案件”:是指涉及群体性纠纷,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案件;疑难、复杂且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与本院或者上级法院的类案判决可能发生冲突的案件;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反映法官有违法审判行为的案件。

6、“三合一”审判机制:是指人民法院建立知识产权专门审判组织,分别集中审理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的审判机制。